埃塞俄比亚历史:《亚的斯亚贝巴条约》签订始末
01前因
阿杜瓦战役:年2月,意大利分三路进攻埃塞俄比亚的阿杜瓦。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调集了10万兵力,予以回击。最后,埃塞俄比亚取得了胜利,意军狼狈而归。
▲阿杜瓦战役画
02始末
年10月,埃塞俄比亚的皇帝孟尼利克二世和意大利政府,签订《亚的斯亚贝巴条约》。通过该条约,意大利承认了埃塞俄比亚的独立。条约签订的直接原因,在于埃意战争的结果。
此前,意大利首相克里斯皮为了殖民扩张,对埃塞俄比亚发动了阿杜瓦战役。这场战役的结果,令国际社会大跌眼镜。先进的西方国家意大利,被落后的非洲土著埃塞俄比亚打得落花流水。
意大利的殖民野心被这一战击碎了,首相克里斯皮的政治生涯也走上了终结。埃塞俄比亚的皇帝孟尼利克二世的国际威望,则一下子达到了顶点。
▲孟尼利克二世
英、法等欧洲国家不由得对埃塞俄比亚刮目相看。法国政府认为,他们要重新审视东非的政治局势,不能再轻视埃塞俄比亚这个国家了。法国政府随即向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示好,说想和埃塞俄比亚建交。
孟尼利克听后,非常高兴。他并不是一个骄傲自大的皇帝,而是一个擅长搞平衡的非洲政治家。他认为,埃塞俄比亚想避免日后被意大利殖民,保持独立,选择和法国交朋友是一件有利的事。
基于这种考虑,孟尼利克不仅和法国建交了,还和它结成了同盟。为了表示支持,法国又给埃塞俄比亚送去了一大批军火武器作为礼物。这些礼物,正是孟尼利克当时最急需的。因为孟尼利克刚刚发动了10万兵力,和意大利打了艰难的一仗。战后,埃军虽然胜利了,却因此元气大伤。
▲亚的斯亚贝巴地图
趁着有利的国际环境,孟尼利克就向意大利提出了要求,想要签订战后条约。意大利政府当时已陷入国际社会的耻笑中,不得不同意这一要求。
不久,双方就在埃塞俄比亚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签订了条约,该条约因此被称为《亚的斯亚贝巴条约》。条约中,意大利放弃了把埃塞俄比亚变为它的保护国的要求,承认埃塞俄比亚作为一个主权国家,享有绝对的独立。
在孟尼利克的要求下,意大利政府还保证自己不会把厄立特里亚转让他国,并赔款埃塞俄比亚万里拉作为赔偿。厄立特里亚原本就是埃塞俄比亚的沿海领土,早就被意大利侵占了。孟尼利克当时刚刚即位,为了赢得意大利的支持,对这种侵略行为不得不表示默许。
签订《亚的斯亚贝巴条约》时,孟尼利克并没有趁机收回厄立特里亚,这看上去颇令人费解。
▲厄立特里亚位于沿海位置
实际上,孟尼利克是有长远考虑的。他认为,此前的埃意之战已经耗尽了这个国家的大部分力量和好运。如果意大利人再进攻,接下来的战局就超出了孟尼利克的控制能力。再加上,埃塞俄比亚刚刚经历了年的大饥荒,全国九成的耕牛死于瘟疫,国力已大大削弱。
因此,孟尼利克在厄立特里亚问题上,才采取了见好就收的策略。《亚的斯亚贝巴条约》签订后的几个月,英国、奥斯曼帝国、马赫迪苏丹等都相继派出了代表,和埃塞俄比亚建立外交关系。同时,它们又向亚的斯亚贝巴派驻了政府代表团。一时之间,亚的斯亚贝巴竟成了一个外交中心。
▲孟尼利克二世在意大利人眼中就是个野蛮人
03后果
英法意三国协定:年7月,英、法、意三国在埃塞俄比亚皇帝——孟尼利克二世不知情的情况下,缔结了三国协定。该协定确认了三国在埃塞俄比亚的势力范围。
▲孟尼利克在战斗中
04结论
《亚的斯亚贝巴条约》使意大利刚萌生的殖民野心被叫停。这个条约,充分展示了孟尼利克二世的外交智慧,也使埃塞俄比亚的国际地位陡然提升。